钢格板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钢格板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全国应分四个梯队实现差异化低碳城镇化

发布时间:2021-01-21 16:25:07 阅读: 来源:钢格板厂家

全国应分四个梯队实现差异化低碳城镇化

“城镇化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扩大内需、培育新增长点。如何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庄贵阳对本报分析。  近日,庄贵阳研究员与其团队共同完成了《低碳城镇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课题,该课题为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课题的一部分。  课题组建议,推进低碳城镇化,就要科学制定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低碳城镇化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并充分发挥产业的支撑作用,提升城镇低碳竞争力。通过建设低碳示范社区,加强适应性管理和碳预算管理,打造低碳韧性城市,协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建设美丽中国。  碳排放应该在2025年前后实现峰值  《21世纪》:为什么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必须考虑碳排放的约束?  庄贵阳: 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着力点。中国提高城镇化质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也要依托城市为空间载体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实现路径。  低碳城镇化相较新型城镇化虽然内涵相对聚焦,但具有和新型城镇化共同的特征:强调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发展过程的协调性、发展方式的集约性和发展目标的人本性。低碳是新型城镇化最核心的刚性约束。城镇化的速度不是问题,如何避免被高碳锁定才是关键,只有保持城市适度的规模才能有效避免城市病。  《21世纪》:课题组对中国低碳城镇化提出了一个怎样的战略目标?  庄贵阳:从全国整体层面来说,实现低碳城镇化的总体战略目标体系必须体现“低碳”和“城镇化”两个核心的内在要求,同时低碳城镇化的本质要求还必须体现城市的宜居和可持续性。因此在建立和实现低碳城镇化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城镇居民的人类发展需求。无论在短期或在长期,城镇地区都应该为其居民提供基本需求保障,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同时,兼顾人的发展和需求。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来看,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能达到80%以上。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国的低碳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应该保证到2050年大约8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同时能实现碳排放水平相对于峰值的绝对减排。  根据这样的宏观战略目标可以构建包括城镇人口、人类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经济体六个核心要素的低碳城镇化战略目标体系。  具体来说,预计未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仍保持稳定提高的态势,在2020年达到约60%的城镇化水平,2030年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左右,在2050年实现让全国人口的80%左右生活在城镇地区。  未来的城镇化进程应该同时关注城镇居民的基本发展需求,中国应该在2020年前后达到高人类发展中游水平,2030年步入高人类发展水平前列或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行列,并在2050年达到极高人类发展国家中游水平。  从产业结构来看,为了更好地实现低碳城镇化,第二产业比重将逐渐达到峰值并下降,同时第三产业比重将不断上升,在2050年达到60%左右的水平。  同时,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在2050年应该被严格控制在75亿吨以内。同时,随着能源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更多清洁的非化石能源被投入使用,碳排放应该在2025年前后实现峰值,并在此之后实现绝对量减排。为了设定一个较为现实的战略目标,取一个中间的预测结果,到2050年,中国应将碳排放总量控制在100亿吨以内。结合人口总量的预测结果,中国人均排放水平应控制在9吨/人以内,并在2050年逐步降低到7吨/人左右水平。  低碳城镇化目标的区域分解  《21世纪》:具体到一个省区来讲,我们如何判断该地区的低碳城镇化水平?  庄贵阳:我国地域广阔,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空间上分布极为不均,加上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不同等原因,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方式等都呈现较大的差异性,由此导致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性。中国碳减排和实现低碳城镇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省域等区域层面的低碳转型努力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识别出碳生产力、人类发展指数(HDI)和人均CO2排放三个核心要素,作为判定省区低碳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按照2008年的各省市的碳生产力、人均CO2排放和HDI将不同省区的低碳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分为四个梯队。  《21世纪》:课题组对不同梯队的省区,设计了一个怎样的低碳城镇化路径?  庄贵阳:第一梯队是发达型低碳发展地区,具体包括北京 、上海 、天津 、江苏 、浙江和广东 ,这些省市多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而获得了较早的快速发展,当前的碳生产力、人均CO2排放以及HDI均处于较高水平。处于该梯队的省市,未来碳强度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其中也有很多城市已经成为全国低碳发展的示范区域。因此,这类发展区域的低碳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制定和绩效评估工作,不应苛求能源效率和第三产业比重等指标的提升,而应重视能源结构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等指标并分析其合理性,从而优化区域的能源利用结构,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发展。  具体目标为,到2015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2020年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达到碳排放峰值,人均CO2排放量控制在10吨以内;2030年、2040年和2050年相对于碳排放峰值水平分别下降10%、 20%、30%。  第二梯队包括山东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青海和宁夏 ,这些地区的碳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均CO2排放也处于较高水平,HDI水平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这些省区多以能源产业和重工业为主要支柱行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地区的碳生产力水平必将进一步提高,发展低碳城镇的潜力很大。因此,未来这类地区的发展要强调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提高人类发展水平和碳生产力的同时,控制人均CO2排放的增幅。  具体目标为,2015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2020年实现碳强度下降40%~45%目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2030年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人均CO2排放峰值控制在9吨以内,2040年和2050年相对于碳排放峰值水平分别下降8%、15%。  第三梯队包括福建 、河南 、陕西 、重庆 、云南 、四川 、湖南 、湖北 、江西、安徽等地区,碳生产力水平、人均CO2排放和HDI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这些地区资源禀赋差异性较大,但是基本都处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典型标志就是高耗能产业快速上马,在地区工业体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因此,未来这些地区要推进低碳城镇发展,首先要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产业体系,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低碳路径。  具体目标为,2015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2020年实现碳强度下降40%~45%目标;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人均CO2排放量控制在8吨以内;2040年和2050年相对于碳排放峰值水平分别下降10%、20%。  第四梯队包括广西 、海南、贵州 、甘肃和新疆 ,这些地区的低碳资源比较丰富,因此碳生产力水平较高,人均CO2排放水平相对来说最低,但是由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人类发展水平不高。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地区是最有潜力实现低碳城镇化的重点地区,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产业,可以使这些地区避免重蹈高碳锁定的发展路径。  具体目标为,2015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2020年实现碳强度下降40%~45%目标;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人均CO2排放量控制在7吨以内;2040年和2050年相对于碳排放峰值水平分别下降5%、10%。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